【转载-政策解读】《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政策解读_铜陵437ccm必赢国际投资集团









437ccm必赢国际










【转载-政策解读】《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3-10-16 浏览次数:1823 

日前 ,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 、出台背景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精神,推动供应链创新应用加快发展,制定了《行动计划》和《若干举措》。制定过程中,学习借鉴江苏、浙江 、河南、深圳、青岛等地政策举措 ,结合“深入推进现代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大物流产业生态”大调研 ,广泛征求并充分吸纳重点企业、有关行业协会和各市政府 、省有关部门意见建议。

二 、工作目标

建设一批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培育若干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 ,形成一批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争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三 、具体任务举措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供应链企业快速成长,业态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功能持续升级 。但仍存在企业竞争力不强、数字化水平不高、产业协同性不足、物流集散效率偏低、要素保障不充分等问题 ,迫切需要省级层面加强战略谋划,统筹推进。针对以上问题 ,《行动计划》《若干举措》突出抓主抓重、精准发力,具体如下。

《行动计划》提出9大项、30条具体任务 :一是深入推进供应链双招双引,明确建立健全供应链双招双引机制、编制供应链发展实施方案、开展供应链招引活动等 。二是聚焦重点提升供应链资源配置能力,包括做优做强汽车首位产业供应链、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产业供应链、夯实大宗商品物流供应链、完善医药物流供应链 、构建冷链物流网络 、发展外向型供应链、培育供应链金融等 。三是打造重要供应链枢纽,包括建设合肥综合性供应链枢纽中心以及芜湖大宗商品及航空货运、蚌埠江淮海联运、亳阜宿农产品冷链和医药等供应链枢纽。四是承办全国性供应链展会 ,包括举办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中医药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等系列展会活动。五是积极推动数字赋能 ,包括建设供应链服务平台、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六是培育壮大供应链经营主体,包括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供应链新型经营主体。七是强化供应链人才技术支撑 ,包括引进培育供应链人才 、深化供应链技术创新应用 。八是完善供应链配套体系 ,包括发展供应链配套产业、增强供应链安全韧性、提升供应链联通能力。九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重大项目 。

《若干举措》明确6方面 、18条政策举措:一是支持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围绕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培育壮大冷链物流、外向型供应链、应急物流和供应链金融,统筹利用相关专项采用贴息、服务收费补助 、基金等方式予以支持 。二是支持重点供应链枢纽建设,围绕补齐物流枢纽园区、航空货运发展短板 ,对物流园区建设、航班航线开通以及基地航空公司落户予以支持。三是支持供应链平台化数字化,加大支持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供应链数字化应用场景拓展 。四是支持供应链企业做大做强,对新获批的5A级物流、网络货运、四星级以上冷链物流企业以及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予以支持。五是支持供应链配套体系建设,对供应链多元替代 、绿色供应链、多式联运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予以支持 。六是支持推进供应链双招双引,对供应链招商对接活动按成效予以支持 ,促进物流供应链项目落地 。

四、特色亮点

结合我省实际,创新性系统性部署推动供应链发展。《行动计划》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供应链发展规律,瞄准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运转堵点难点,深入剖析问题,提出思路举措,推动构建供应链加速集聚、高效运行的产业生态。二是坚持系统思维 。坚持政府与市场“双逻辑” ,政府层面组建双招双引专班,深化部门横向协同 、省市县纵向联动;市场层面加强企业培育、突出数字赋能,形成系统合力,集成推动供应链加快发展的手法 、步法 、打法。三是坚持抓主抓重。紧紧围绕十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万亿级产业发展需要,支持合肥 、芜湖、蚌埠等重点供应链枢纽建设,力争在重点领域、区域尽快突破 ,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

《若干举措》注重三大原则:一是强化政策协同发力。针对行动计划明确的重点任务 ,统筹用好省服务业发展、制造强省、科技攻坚 、民航发展 、外资外贸、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明确市县支持责任,形成合力。二是统筹政策竞争力和可承受能力。汇总集成各地供应链政策举措 ,保持政策横向比较的竞争力 、吸引力 。根据财政可承受能力,合理安排。三是调整优化支持方式。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及专项债券等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基金 、贴息、服务收费补助等多种支持方式,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


来源:安徽政府网

友情链接
政府网站-
政府部门网站-
相关单位-
同行单位-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美食广场A座
联系电话 :0562-2896660
邮箱:1879796152@qq.com
访问移动端









XML地图